玛雅之星娱乐app-东方快评丨评卷组长泄露答卷被处理,卖书讲课的事情也要有个说法
浙江高考满分作文《生活在树上》所引发的风波,有了最新进展。
13日,浙江省教育考试院通报高考作文评卷相关情况。经调查,今年语文评卷组高考作文的成绩评定过程符合评卷工作规范。但作为语文评卷组作文组组长的陈建新老师在评卷结束后未经允许擅自泄露考生作文答卷及评卷细节,严重违反了评卷工作纪律。根据《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第十三条第九款的规定,浙江省教育考试院经研究决定:停止陈建新老师参加国家教育考试工作(含高考评卷等)。对网民反映的其个人其他相关问题,有关部门正在调查核实。
这样的回应,基本上属于意料之中。
围绕此次满分作文,主要有三大问题。一是这篇作文该不该打满分;二是公布满分作文及评卷细节是否违规;三则是陈建新卖书讲课是否涉及利益输送等问题。前两个问题一开始就有了,第三个问题则引发了新一轮舆情,导致争论发展到第二阶段。
经过第一阶段的充分争鸣,公众已经达成了基本共识:评卷工作本身符合规范,考生本人更不宜指责,但这种晦涩难懂的满分作文确实不宜作为范文。作文的评判结果已经不能更改了,但值得庆幸的是,围绕此事的广泛争论,足以让广大师生都明白“好作文首先是要好好说话”的道理,有效防范了可能发生的效仿之风。这或许正是这场大讨论的莫大价值所在。
对于公布满分作文及评卷细节是否违规,温儒敏教授一开始就指出这样做不合规,浙江省考试院的通报则让这个问题实锤了。分享好文章的初心或许没问题,但前提是程序必须合规。自古“文无第一”,尤其是作文这种主观性极强的评分,是不是要公开?何时公开?通过怎样的方式公开?这一系列问题都需要慎重考量,绝不能成为个人或刊物的“自选动作”。
三大问题虽然只剩下了一个问题,但因为可能关系到不正当利益输送乃至教育公平问题,依然备受公众关注,网友们纷纷发出追问,要求给个明确的说法。公众的情绪固然可以理解,但调查必须秉承公正理性的态度,既不应该袒护,更不能被非理性的“阴谋论”裹挟绑架。
简而言之,在几十万份作文试题的评判中,要想玩什么“猫腻”,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事情。更何况,阅卷组组长的主要职责是统筹整个阅卷工作,并在阅卷出现偏差、分歧时进行处理,如果阅卷没有出现分歧、偏差,则一般不需要组长出面。稍有常识的人都不难明白,考生通过某种方式“买通”陈建新老师,应该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
但是,作文评判没“猫腻”并不等于陈建新老师的卖书讲课就没问题了。
众所周知,文章的好坏是主观性非常强的事情。有主观色彩的试题,阅卷之前都需要根据实际对评分标准进行探讨。相比之下,作为最大的主观题,作文试题命制出来之后,阅卷标准的制定更具有极大的操作空间。在这样的情形下,作为连续二十余年担任浙江高考语文作文阅卷大组组长的陈建新,其对作文得分的影响力,无疑是极其巨大的。凭借阅卷组长的身份,大肆卖指导书籍和开讲座,难免有权力寻租之嫌。无怪乎公众对此十分敏感,坊间不乏“既当教练员又当裁判员”的抨击指责。
能否彻查这个问题,不仅关乎陈建新老师的个人名誉,更涉及这一次满分作文的性质问题,绝不能走过场。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才能更好地维护高考公平。浙江省考试院将给出怎样的调查核实,让我们拭目以待。